Categories: 新聞

怕踩醫美地雷?替自己做好六大把關

台灣光是2016年,就有近39萬件醫美手術,成了全球第13名整形大國。但台灣醫美糾紛也頻傳,皮膚燙傷、眼睛失明、成為植物人或死亡的案例,時有聽聞。到底該如何自保?

 

擔任中小企業負責人的王小姐,是醫美診所的常客。她曾開過雙眼皮,最近又做了額頭拉皮,並動用了全身麻醉。但她坦言,連年的醫美爭議、麻醉風波,讓謹慎的她考慮了兩、三年才動手術,「醫美診所一條街就有好幾家,但不知道有沒有專業,很怕他們為了賺錢,沒考量安全,尤其是麻醉,我真的很怕。」

愛美前能如何替自己把關?

把關一:了解手術風險

民眾做醫美手術前,得先正確認知手術和麻醉風險。

其中,醫美手術可分成三大類:美容手術、光電和注射針劑。「很多民眾以為後面兩類沒動刀、沒風險,但我們也看過這類醫糾曾有嚴重傷害,」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舉例,如注射玻尿酸導致眼睛失明,或打雷射造成顏面燒燙傷,甚至傷口沒照料好,帶來蜂窩性組織炎。

民眾可在事前和醫護人員溝通,特別是得清楚告知自己的身體狀況(是否有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肺部疾病、血液循環不良或免疫力低下、是否服用藥物等),這些都會影響手術的成功機率。

把關二:找紅標或綠標認證的機構

許多人並不知道,衛福部和醫策會在2013年聯手推動「美容醫學品質認證」,考核醫美機構的硬體設備、人員資格與醫療品質。

紅標代表獲得「美容手術」認證——如抽脂、隆乳、隆鼻等;綠標代表獲得「光電及注射針劑治療」認證——如雷射除斑、打肉毒桿菌或玻尿酸等。雖然目前全台僅有26家機構獲得認證,但民眾動手術前,仍可到醫策會查詢名單。

把關三:確認診所和人員有衛福部執照

民眾還可從醫美機構的「人員」,做判斷。

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曹賜斌說,「找對醫師是成功的一半。」他呼籲民眾在手術前要審慎停看聽,確認診所和醫師是否具專業資格——檢視機構是否在明顯處擺放「開業執照」,再檢視是否有醫事人員的「執業執照」。

但不少醫美醫師都宣稱領有「醫美專科執照」或通過考試,這不是衛福部頒發、具有法律效力的執照,而是由學會或協會所發。台灣目前僅有26個部定專科符合醫師資格,包含:皮膚科、整形外科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現行法規下,家醫科、復健科等部定專科也能替民眾做醫美手術,有些醫師也確實進修了美容醫學的相關訓練,並累積一定的實務經驗。「找手術醫師可詢問專科醫師別,不是說僅限整型外科能做手術,而是至少知情、再自己做判斷,」台大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建議。

更進一步,民眾要確認是誰幫你諮詢、操刀、提供照護。尤其,醫美診所常見「師」級人員輩出,卻不是合格的醫師或護理師。

台北市衛生局就指出,醫美手術應由醫師親自看診及提供諮詢,如此才能依照民眾的身體狀況做完整評估,並建議適合的療程、告知風險;若由「諮詢師」或「美容師」解說,並不符合醫療程序。

醫策會也提醒,更要確認執行雷射、超音波等醫療儀器必須是醫事人員。目前衛福部並沒有核發「光療師」、「美療師」及「醫師助理」相關證照,他們無法執行醫療行為。

把關四:別掉進促銷地雷

買一送一、買療程送禮卷、推促銷或團購價、可無息貸款、可分期付款,成了許多醫美診所吸客的口號;近年來,這類訊息還蔓延到購物台、臉書、Line群組。

但朱顯光提醒,「診所花大錢做廣告、促銷或削價競爭,就將該有的品質、人員將本求利地省略,民眾小心掉進地雷中。」這些促銷廣告行為,也已經違法「醫療法」。

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召集人黃鈺媖律師就常接到民眾投訴:促銷和實際有落差,還曾有半送半逼買的案例,「診所只做半邊臉、另外半邊得再掏錢買療程。」這看似荒謬,但時常發生。

黃鈺媖建議,消費者得實際和診所互動、觀察其職業態度、是否誇大或僅為促銷,「消費者要建立,完整告知風險的診所,才是可考慮的選擇。」

把關五:提出這四問,避免麻醉風暴

麻醉風險,也千萬不可輕忽。

民眾可觀察醫美診所是否在乎麻醉安全,還是只是想虛應、省成本。例如,診所在術前是否進行「麻醉評估」,也就是由醫師依據你的疾病史、用藥或過敏、生理檢查等,評估是否適合麻醉或需要哪類麻醉;或是否聘用麻醉專科醫師。

綜合中國附醫麻醉部主任陳坤堡及流浪麻醫范國棟的建議,民眾還可主動詢問細節,替自己把關:

1.麻醉:要採行哪一類的麻醉?有什麼風險?我的身體狀況適合這類麻醉嗎? 

2.人員:由誰執行麻醉?若由手術醫師兼作,他有哪些訓練?現場會有合格的麻醉護理師輔助嗎?若是「全身麻醉」,是否由合格的麻醉科醫師操作、他是否將全程在場? 

3.監測:機構備有哪些生命徵象的監測儀器?儀器是否有許可證字號?儀器的製造日期距今多久?手術時又由誰來監控儀器? 

4.急救:機構是否有急救設備?是否備有充足且合法的急救藥物?合作的後送醫院在哪?

把關六:看懂手術/麻醉同意書

手術前,民眾還常接觸到兩份同意書:「手術同意書」及「麻醉同意書」。這時,民眾可注意同意書上的記載資訊是否完整,應包含:手術名稱、治療過程、預期效果、治療風險及可能處理方式;手術及麻醉各別由誰執行;同意書上是否標明「醫師的專科別」及「專科證書字號」等。

「一定要在醫師解釋、擬訂後才簽訂,」戴浩志建議,更要避免諮詢當下衝動簽訂同意書,「最好先回去思考。」

各類醫美手術須考量的細節也不同,民眾可先參考衛福部公布的14項「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」和醫師討論,從雷射治療、打肉毒桿菌、抽脂到隆乳都有。

簽訂同意書後,醫美機構和自己都要留一份,日後若有爭議,可協助釐清問題。

做出六大把關,讓愛美前,更能先愛自己!

earth

Recent Posts

[新聞] 流失的膠原蛋白無法補充?醫美醫師教你這樣選才有效

膠原蛋白本身就存在於人體的真皮...

4 年 ago

[護膚] 正確保養皮膚三步驟

市面上的保養品眾多,種類五花八...

4 年 ago

這6種風靡時尚圈的醫美皮膚項目,到底值不值得做?

越來越多的人把醫美當做顏值提升...

4 年 ago

[新聞] 吸脂手術後,塑身衣要穿多久啊?

做完吸脂得穿多久的塑身衣啊? ...

4 年 ago

[護膚] 容易混淆的護膚知識

美容護膚知識多種多樣,非常容易...

4 年 ago

[新聞] 去眼袋手術中要注意哪些問題? 去眼袋讓你更年輕~

去眼袋手術中要注意哪些問題,去...

4 年 ago